你是否抓住了孩子的每一个敏感期?

更多
2019-03-29 13:19:44 来源: 神州加盟网 有1611人参与
  • 经营范围:早教、幼儿园
  • 门店数量:180家
  • 单店投资额:50~100
企业已备案
企业已认证
成交领红包

“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播知识,应该有一种新的发展方向,那就是释放人的潜能。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教育呢?我的回答是在人出生起就要进行这样的教育,因为人一出生就具有无限潜能。”

----(Maria Montessori)

蒙特梭利认为,孩子具有“吸收力的心灵”,且他们的生长有着“敏感期”,在敏感期孩子会出现爆发性学习现象。这是因为,他们在某一段时间内,对环境中某种特定的因素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,这种热情会使他们得以自如学习和应对敏感期内所涉及的事物。实践表明,在敏感期,恰当的心理和环境刺激是孩子成长发展的“维生素”,他们将有助于帮助孩子抓住并成功度过这段成长黄金期。

0-6岁儿童敏感期

是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

养育6岁前宝宝,你关注到他成长过程中这些敏感期了没?

人们常说五感,也就是听觉、视觉、嗅觉、味觉、触觉等。它们的敏感期是不同的:听觉从胎儿时期就开始了,宝宝喜欢听舒缓动听的古典音乐,尤其喜欢听爸爸妈妈的声音:妈妈说话,它会乖乖地待着一动不动;爸爸对着妈妈肚子跟小家伙说话,他们则会兴奋地动来动去……

视觉发育敏感期是1岁以内,触觉发育敏感期是0-2岁,方位知觉发育敏感期是3岁左右,大小知觉发展的敏感期是2.5-3岁,观察力发展敏感期是3-6岁。

抓住宝宝感知觉发展敏感期,给予恰当的刺激,能极大地开发宝宝智力。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十二走,代表的是宝宝大动作能力的发展;同时,父母也要重视宝宝小肌肉能力的发展,如从满把抓、到手指的分化、手腕的力量和小肌肉的细微动作发展等,这些能力的发展和锻炼,都能宝宝左右脑的开发密切相关。如宝宝喜欢不停地扔东西,有事没事就啃小手,抓着笔乱画一通,逮着就撕成碎片等等……当然,大人的养育也很重要。比如,从小被大人追着喂饭的宝宝,他的动作能力的发展一定不如自己去抓、自己去尝试喂饭的宝宝手指灵活,肢体协调性也会差一些。

细心的父母会察觉到这样一个变化:宝宝一岁半之后,不再被一些色彩鲜艳、闪亮的物体吸引,反而喜欢一些小物体小东西,比如,家里的插座孔,门上的锁眼,路边的小石子,地上的小蚂蚁、花上的小瓢虫等等,他们开始对观察它们产生了积极的热情,这说明宝宝有着不同于大人的智力视野,他们所看所想不尽相同。

很多父母比较头疼的是,进入两岁的宝宝,简直就是小魔星,叛逆王,其实跟他们进入秩序敏感期有关。虽然在大人看来,他们是对着干,但在孩子内心,事物有一个他自己的步调和节奏。而且孩子很强调这个内部节奏,这是孩子此来认识事物、区别物体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。

父母需要看到孩子的敏感期特点,并尝试去理解孩子的敏感期,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跟孩子沟通,否则就容易导致孩子的哭闹、大发脾气,因为他们无法适应这种内部节奏被打乱的状态。孩子对语言会地表现浓厚的兴趣,这种状态会持续到6岁左右。比如,宝宝会自言自语,会出现电报式语言,会因好玩而故意模仿周围小朋友的结巴,会不停问“是什么”“为什么”“怎么办”,这都是宝宝成长的信号哦,别轻易错过。

爱玩是孩子的天性,父母需要顺应孩子爱玩的天性,多跟孩子进行一些互动游戏,更好丰富孩子的认知和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。

经常带孩子外出活动,让孩子能接触更多有趣刺激,在家中,不妨多跟孩子玩玩躲猫猫、举高高等亲子游戏,利用家中锅碗瓢盆开一场音乐会就能很好地带动孩子兴趣。

孩子的语言能力与实践是直接相关的,父母可以利用一切跟孩子互动的时间,如餐前饭后、睡觉前洗澡时等跟孩子沟通交流,“米饭是怎么来的”“水管里为什么会流出热水”,既能促进亲子交流,同时也能很好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、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。

越是小的宝宝,越是对世界充满好奇,父母需要保护好这份热情。平时,父母不妨多给孩子讲一些新奇的故事,一方面为宝宝答疑解惑、传递知识和道理,同时也更好激发宝宝想象和好奇。

丰富的故事还能有助于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。宝宝具有一个有吸收力的心灵,越多外界输入和刺激,能更好地激发和发动宝宝的潜能。所以,父母需要多创造机会,手摸、耳闻、眼看、口尝、鼻闻、皮肤感知等等一切方式,去刺激和调动孩子意识的发展。如果可能,让孩子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,比如,妈妈做饭时,可请宝宝帮忙递菜,拿汤匙等;爸爸回到家,不妨请宝宝帮忙找拖鞋……让孩子有参与感,动起来,本身就是对宝宝很好的教育和引导。

更多
标签:
环亚枫叶艺术教育加盟
  • 916 关注早教
  • 14189 咨询早教

注册会员-关注品牌-线下推荐-深层交流-确定成交 找项目就是这么高效

注  册
猜你喜欢
  
  • 哈喽贝比早教中心
  • 金睿家国际早教托育中心
  • 恐龙蛋蛋儿童之家
微信客服
微信扫一扫
在线咨询
回到顶部